張曉祺勞模創新工作室
近年來,新余江能光伏公司聚焦主責主業,堅持科技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積極發揮高技能人才創新創效示范帶頭作用,大力踐行“度電必爭”理念,在“技能育人、匠心育才”上狠下功夫,今年5月,“張曉祺勞模創新工作室”落戶該公司皇化電站,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經驗傳承等方式,讓“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為人才“孵化器”。
搭建平臺 破土而出
“讓設備故障在最短時間化解。”這是走進新余江能光伏公司各電站聽到最多的一句話,破難題、闖難關成為了各電站的共同心聲。
張曉祺,江投集團勞動模范,來自礦山、扎根礦山,在他的帶領下,皇化電站發電效率、運維管理、技術創新等各項指標始終位于該公司各電站前列,成為名副其實的標桿電站。為打造專業技能團隊,在新余礦業公司黨委、工會的大力支持下,“張曉祺勞模創新工作室”順勢而生、乘勢而起,成為新余礦業第一家新能源產業勞模創新工作室。
工作室設在皇化發電站,主耕新能源運維技術創新領域,由張曉祺領銜,以勞模、工匠、技術能手等組成創新團隊,工作室現有成員5名,其中2人曾獲得江投集團勞模榮譽稱號。
工作室立足電站一線,圍繞安全運維、降本增效、節能減排、技術攻關等重點工作,積極組織開展培訓、競賽等,每周不僅固定在工作室定期開展活動,還把交流平臺搭到了工作室外,會議室、主控室、光伏組件旁都是交流切磋的舞臺。
在“師帶徒”活動中,工作室全體成員積極發揮“傳幫帶”作用,以“老”帶“新”、以“新”促“老”,涌現了一批技術骨干;在勞動技能競賽中,工作室成員全員上陣、全獲嘉獎;在“揭榜掛帥”中,“張曉祺勞模創新工作室”又一次披掛上陣,順利完成“技術革新類—SVG防潮技術改造”,每年可節約成本10多萬元;在八景電站召開的公司首次安全技術交流互動會上,工作室成員再次現身說“技”,反響熱烈。深入地技術交流,讓一批業務精、作風好的技術人員走上了管理崗位,成為了推動電站發展的中堅力量。老棚里電站“新礦工匠”羅海生說道“工作室帶給我的不僅是技能的提升,收獲更多的是對技術和職業的熱愛與日俱增。”
創新創效 逐光遠行
工作室自創建以來,緊扣安全運維上的熱點難點和關鍵技術,會診找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經過技術攻關,熟練掌握了SVG柜監控板維修等設備自主維修技術,解決了維修配件及售后服務跟進不及時的問題,全年節約采購成本15萬元;通過修舊利廢,使舊設備重新投入使用,降低生產成本20萬元。此外,工作室組織技術力量開展了高效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研究等多個項目研發,并完成了2022年光伏太陽能發電板防護技術研究等新型實用專利并已網上申報。
“勞模創新工作室不僅是為勞模提供的一個工作平臺,更是一個企業傳承匠心、創新創效的基地。”張曉祺如是說。一年來的實踐,工作室始終挺立在攻堅克難的最前沿,夯實了電站技能基礎,各項工作取得明顯成效:完成各類小改小革9項,各類技能競賽獲獎12項,獲得授權專利2項,解決技術難題26個,正在開展的科研和生產項目6項,助推新余江能光伏公司今年提前一個月完成全年經營目標。
新余江能光伏公司將堅持黨建引領,繼續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不斷完善技術創新獎勵政策,設立技術等級晉升通道,定期組織技能培訓課程,搭建經驗傳承平臺,通過師帶徒、技術交流等活動,不斷提升工作室創新創造能力,賦能企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