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崗嶺煤礦東村礦開拓區在抓安全生產管理中,始終堅持關口前移,重心下移,以嚴格班組交接班制度、安全盲點包保專盯、班組安全績效考核、安全文化引路、強化技術培訓為抓手,著力打造安全金牌班組,促進區隊安全生產平穩發展。
該區共有9個生產班組分布在礦井東二盤區、東三盤區的5個作業地點。在安全生產管理中,該區實行嚴格的生產班組交接班制度,交班班長交班時必須把當班的安全隱患、存在問題、崗位風險向接班班長如實交待清楚,保證現場不留隱患、不留問題交班,使交接班制度形成制度化、規范化、標準化,有效地協調了班組之間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實行安全盲點包保專盯。對班組成員中安全意識不高,安全工作不放心的人員,實行專盯和包保幫教,杜絕違章造成傷害事故的發生。該區針對作業地點分散、人員多、線路長、安全監管難度大的實際情況,認真分析篩選出安全管理盲點,加強對重點人員、重要崗位、重點時段實行安全管控,定點定人定責消除安全盲點。
實行班組績效考核。由班組長根據工作環境的實際情況,制定可操作性的安全經濟責任考核獎罰制度,把班組的安全生產目標管理真正分解落實到每位班組成員的人頭上,做到“有功必獎”,“違章必罰”,充分發揮班組經濟考核的杠桿作用。在處罰違章員工時,根據考核內容做到擺事實,講道理,使違章的班組成員心服口服地接受處罰而不帶情緒工作。
堅持安全文化引路。在培育班組安全文化過程中,注重將班組成員在實際操作中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親身體會、事故原因作為班組安全文化教育的原教材,通過班組開展安全大討論、安全懇談會、安全評述會等活動進行安全事故原因分析,讓班組成員人人開口說話,說身邊人,講身邊事,使全班人員都認識到安全源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的道理。
強化技術培訓,提高安全意識。該區每月都要制定詳實的安全教育培訓計劃,保證充分的培訓時間和豐富的培訓內容,,特別是在新工藝、新技術、新裝備在使用前,都要及時對從事工作的班組成員進行專門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訓,避免因操作不當而造成傷害。
在日常業務技術培訓中,該區則把培訓重點放在“四不傷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不被別人傷害、保護別人不受傷害)原則的教育上,讓每個班組員工都認識到:一個人的安全不叫安全,大家安全才是真正的安全。
該區曾代表全礦參加礦業公司掘進技術比武,以優異的成績榮獲團體第一名,在參賽的五名選手中,有四人獲得“金牌員工”稱號,一人獲得“技術能手”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