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煤炭市場深寒影響和資源條件限制,企業經營再陷深度困境……面對生死存亡的歷史考驗,新余礦業公司果敢決策:煤業轉移,資源由劣向優轉,淘汰落后產能,做精做優優勢礦井,促進資源效益換擋升級;業態轉型,產業從低向高轉,帶動產業升級,進軍煤炭高端產業,發展煤電一體化、產貿一體化,促進產業集群;管理再塑,內控管理由粗向精轉,促進管理升級。
2014年10月,轉型突圍的戰役在新余礦業公司打響。
優化結構——產業發展的壓艙石
煤炭市場的叢林法則,讓重新洗牌的殘酷昭然于“市”。要在市場競爭中占領高地,必須下好優化產業布局的“先手棋”。
新余礦業立足于主業做精做優,加速產業布局,淘汰落后產能:對八景煤業的大王山煤礦、天河煤礦三分礦、大光山煤業的鐵華山煤礦停產保井,對英崗嶺煤礦伍家分礦、花鼓山煤業的山南煤礦停頭保面,對天河煤礦復采頭面、棠浦煤業的338采面停止開采。由于資源以及產業政策變化,公司審時度勢,對省外煤礦實施戰略收縮,貴州前進煤礦、大水洞煤礦先后于2014年底、2015年8月有序退出。
有退有進,張弛有度,方顯從容。公司充分利用優勢礦井,加快建設,技術改造八景煤業的泉南煤礦,延伸天河煤礦四水平,推進英礦東三采區接替工程,形成煤炭產業梯度發展。
煤炭主業在優化中升級,非煤產業在調整中前行。2014年,新余礦業旗下的泰華公司有序退出;對原花礦電廠進行依法處置,盤活資產,通過產交所掛牌拍賣處置;對綠康公司有序退出,完成資產評估。
——優化產權結構,在華明納米公司推行混合制改革,引進社會資本,提升管理力,激發發展力;
——引入市場機制,在贛瑞公司推行經營風險承包,定目標、定方向;
——培育醫療產業,對瑞州醫院實施擴展發展,打造醫療品牌,加速新余礦業中心醫院建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
——推進資質升級,扶持贛英建安公司打造資質升級版,聚合資源,聚力升級,突破發展瓶頸。
產業結構的優化,宛如一股清新之風,使得“風景這邊獨好”——新余礦業公司的非煤企業連續兩年全線盈利。
管理升級——產業發展的助力器
煤炭發展的大潮退去,企業管理的短板一覽無余。產業調整升級,必須匹配管理升級。新余礦業定向發力,在成本管理上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嚴控運營成本。公司以壓實市場化主體責任為突破點,打造市場化運行機制。圍繞市場化主體,加強井口、區隊、班組、崗位四級成本核算管理,生產點、經營點合二為一。在八景煤業杉林礦建立“內部銀行”試點,推行內部市場化運行,突顯市場主體。在各煤礦開展班組成本考核試點,提煉做法,加以推廣。以完善企業管理制度為重點,打造新型管理機制。全面梳理管理制度,對資金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工資管理、轉供電管理進行制度再造,強化資金、薪酬、煤質、減員提效、電費、材料等專項監測,提升運營水平。公司強化“煤價降到哪,成本線就壓到哪”理念,挖潛增效,嚴格成本控制,分為生產挖潛、技術挖潛、電費挖潛、材料管控挖潛、工資管理挖潛、安全挖潛、執紀挖潛……七條線縱向推進,深度挖潛。尤其是2015年以來,公司加大物資設備調劑,能利用的不購新,能調劑的盡量調劑,最大化最高效利用退出礦井的物資設備;強化工資薪酬管理,堅持與效益掛鉤,加強工資總額預算。公司領導、管理干部彰顯擔當,帶頭減薪。拓深挖潛點,止住出血點,去年全年挖潛增效1.38億元,今年1-8月挖潛增效近6000 萬元。 在產業布局管理上,新余礦業“延長產業鏈”,加大洗選力度,提高產品附加值,對天河煤礦洗煤廠進行改造,優化花鼓山煤業洗煤流程,提升洗選率。“收縮機構鏈”,大力壓縮機構,扁平化管理,優化勞動組織,對富余人員減員分流。多年來,新余礦業一直致力于推進減員分流,在崗人員從組建時的1.2萬下降到目前的7000余人,僅今年1-9月減員分流566人。“延伸市場半徑”,實施一礦一策、一井一策、一品一策,開拓市場,化整為零,分散銷售。重點開辟英崗嶺煤礦、天河煤礦的戰略用戶,加大地銷力度,開拓市場空間,穩價增效,打開市場。“收縮煤炭戰線”:省外煤礦安全撤退,在確保生產安全、設備安全、資產安全、財務安全中收尾;省內煤礦淘汰落后產能,該關的關,該停的停,停面保井保系統。
在資產資金管理上,新余礦業堅持兩個剛性執行,即目標的剛性執行和資金的剛性支付。加強資金風險防控,對于資金的內部借支,實行反承諾,簽訂合同書。同時積極盤活存量,對閑置資產進行篩查,及時盤活、積極變現。啟動高安新宇小區商業店面的公開掛牌處置,化整為零,逐一盤活,初見成效。
項目落地——產業轉型的分水嶺
轉型需要項目,項目推進轉型。新余礦業既無轉型資源,又無轉型資金,更無轉型技術,怎么轉?
新余礦業總經理羅慶賀說:“光伏發電項目是省能源集團力推的項目,有政府貼補政策扶持,我們有閑置土地資源優勢,這是第一個結合點;央企在贛致力發電規模擴建,我們有煤炭資源的優勢,這是第二個結合點;蒙華鐵路開工,沿線布點建設煤儲基地,我們煤炭產業區臨近鐵路,有煤炭基地區位優勢,這是第三個結合點。提高銀行信譽度,拓展融資渠道,這是三個結合點的粘合劑。”
志不求易,事不避難,項目轉型無疑是一次新的征途。新余礦業瞄準煤電一體、產貿融合為主攻方向,牽手央企,戰略合作,同時直取光伏發電項目。三駕馬車,齊頭并進,新余礦業正舉全力實施一場事關企業生存的轉型突圍攻堅戰。
新余礦業緊緊咬住煤電一體化項目,聯手大唐國際,去年5月6日完成2×100萬千瓦超臨界燃煤發電煤電一體化框架協議簽訂,項目獲得國家能源局批準立項。
進口煤自南方港口登陸;蒙華鐵路即將開通,優質煤自北方涌入,新余礦業無疑正陷入南北夾擊。等待、觀望,只會被擠出市場。新余礦業果斷融入新余“兩廠一路一基地”建設戰略,在產貿一體化的競爭中尋找機遇,搶點卡位。積極培育蒙華鐵路新余煤儲基地項目,著手前期評估論證,尋求戰略合作,開展出資協議洽談,目前股權比例已初步認定,由新余礦業控股,著手組建股份公司;項目預計總投資6.5億元。
歷史機遇,不容等待。光伏發電項目要納入全省今年預分配指標,時間非常緊迫,一刻耽誤不得。新余礦業銜枚疾進,抓緊落實項目報批、立項、土地確權、專家評估一系列準備工作,緊鑼密鼓,有序推進。八景煤業20兆瓦光伏項目被列入省能源局預分配指標,新余觀巢皇化、歐里、棠浦光伏發電項目紛紛報批。目前,八景煤業和新余觀巢皇化光伏項目已開工建設,有望10月份并網發電。在省能源集團大力支持下,新余礦業組建新余江能光伏電業公司,正抓緊落實土地確權、項目立項準備工作,力爭今年底一期光伏發電規模突破80兆瓦。
從煤炭到硅片再到電力,是一次從井下到地面,從地面到空中的升騰,不僅僅意味著產業空間的轉換,更意味著產業境界立體化的提升。然而,改革尚未完成,挾闖關奪隘之勇氣,新余礦業在探索中依舊砥礪前行……